正义网北京2月27日电(见习记者王冬)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做好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度“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典型案例。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表示,这批典型案例所涵盖的范围事项更加拓展丰富,推动问题解决、促进标本兼治、推进系统治理更具广度、深度。
据记者了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最高检于2020年7月启动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至今,专项活动已开展了两年多。活动成效如何?胡卫列表示,各级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两大重点领域,办理了一大批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公益诉讼案件,践行了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的公益使命。
“随着专项监督活动的深入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各地聚焦民生热点,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着力解决好本地区公益损害新问题。胡卫列称,本批案例就包括了与食品安全紧密关联的食用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新事项。“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针对城市光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休息、身体健康、交通安全等公益损害,将其作为环境污染的新类型,立案办理了督促整治光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探索联合技术调查官调查取证,破解光污染违法事实认定难题,并推动《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新增防治‘光污染’内容,促进了光污染问题系统治理。”
各地检察机关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办理农业面源污染、乡镇污水排放、农产品知识产权侵权等硬骨头案件,助力解决影响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难题。“河南省固始县检察院督促规范农药经营以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政公益诉讼案、江西省九江市检察院督促保护庐山西海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检察院督促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行政公益诉讼案等多个案件,分别从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旅游、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多个角度推动了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胡卫列举例介绍道。
在专项活动的开展中,各地检察机关注意加强对《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的理解和适用,用足用好各项规定。结合案件具体特点,依法能动履职,注重协调统筹,内外协同,上下联动,综合运用各项检察职能,充分发挥上下级检察院一体化办案机制的作用。同时,不满足于就案办案,针对个案办理中发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不断强化类案意识,深化对地方治理中的难点、重点及其趋势性的分析、研判,督促协同行政机关等相关责任主体积极履职,促进公益受损问题源头治理、系统解决,构建起多维、立体的公益保护体系。
“两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探索惩罚性赔偿制度、预防性公益诉讼等,加大对损害公益行为的威慑力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机制,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胡卫列称,针对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损害难根治、易反复的特点,检察机关建立跟进监督、“回头看”等长效治理机制,妥善解决公益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刑事调解不适用且行政惩戒力度不足等问题。